课程背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 “十四五” 规划即将胜利完成、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领导干部需率先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 时期的战略部署与使命任务,将全会要求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本次培训聚焦全会核心要义,结合国企工作实际,帮助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站位、明确工作方向、增强履职能力。
课程收益:
▲ 准确把握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政治内涵与战略定位,提升用全会精神指导国企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 系统掌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明晰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 明确 “十五五” 时期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与实施重点,掌握将全会部署转化为企业具体工作举措的方法路径
授课对象:国企党员干部
授课方式:讲授+视频+案例+问答
课程大纲:
第一讲:锚定时代方位——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背景与任务解析
(一)政策逻辑:全会精神的“四维解读”
1. 历史方位:“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谋划 “十五五” 规划
2. 发展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制度供给
3. 国企定位:明确国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支柱作用
4. 实践要求:全会对国企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部署
(二)任务清单:国企落实全会精神的“十大行动”
1.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2. 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4.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5.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6.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7.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8.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9. 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0. 强化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二讲:解码公报架构:四中全会公报内容的逻辑结构与框架分析
(一)公报内容的整体逻辑脉络(回顾 - 总结 - 部署 - 要求)
1. 第一部分:充分肯定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2. 第二部分:高度评价 “十四五” 时期我国发展的重大成就
3. 第三部分:部署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重点工作
(二)“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维度拆解
1. 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目标
2. 改革深化与社会文明目标
3. 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与国家安全目标
(三)公报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的逻辑关联
1. 实体经济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的协同关系
2. 国内市场与高水平开放的相互支撑
3. 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第三讲:把脉思想脉络——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十五五”指导思想分析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理论体系
1.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背景与历史意义
2.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关键内涵
3.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指导价值
(二)“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解读
1. 指导思想的根本遵循
2. 指导思想的核心目标(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
3. 指导思想的实践要求(统筹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三)“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解析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的政治要求
2.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 等原则的内涵
3.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对国企防范风险的具体要求
(四)“十五五”蓝图:国企发展的“六大机遇窗口”
1. 科技突围:量子计算、氢能等前沿领域布局
2. 产业升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渗透率提升
3. 区域协调: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国企协同发展
4. 乡村振兴:县域商业体系、新能源下乡的国企担当
5. 绿色转型:碳捕捉、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
6. 安全保障:粮食、能源、数据安全领域的国企责任
第四讲:领航发展航向:十五五期间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与实施重点
(一)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核心使命
1. 维护国家安全的 “压舱石” 作用
2.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稳定器” 作用
3.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 “国家队” 作用
(二)国有企业落实全会部署的实施重点
1.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深化国企改革
3. 践行绿色发展
(三)国有企业贯彻全会精神的保障措施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引领企业发展能力
2. 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支撑国企高质量发展
3. 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分类考核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