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本培训围绕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四大核心模块,深入解读政策要求,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和工具模板。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和实操要点,为企业建立科学规范、可落地执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
课程目标:
1. 充分理解国企制度设计的政策与基本规则
3. 掌握考勤、薪酬、绩效、晋升制度设计的要素
4. 演练每类制度设计的关键要点
5.基于案例理解优秀企业的设计要领
课程时间:2天/6小时
课程对象:公司主要领导、综合办公室主任、人事专员
课程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思考+工具模板使用演练
课程大纲
【导入】组织、制度与规则前置
1、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政策环境与重要性
【案例】《某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条例》解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
2、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3、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制度设计上的差异化要求
【理解】国有企业制度设计的特殊要求
(1)合规性要求: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底线
(2)民主程序要求: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与流程
(3)公示告知要求:制度生效的法定程序
第一讲:考勤管理制度设计
一、考勤管理制度设计的规范与要点
1、政策背景与合规要求
(1)国有企业劳动纪律管理规范(《劳动法》《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等)
(2) 考勤管理的核心原则:合规性、公平性、可操作性
2、考勤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法规依据
(1)理论基础:
w 劳动定额理论与工作时间管理
w 弹性工作制与成果导向管理理念
(2)法律法规依据:
w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
w 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条件
w 加班管理的法律红线与补偿标准
3、考勤制度关键设计要点
(1)工作时间规定:标准工时制与特殊工时制的适用条件
【关键】岗位分类管理:区分管理岗、技术岗、一线操作岗的考勤标准
(2)考勤方式选择:指纹、刷卡、人脸识别、移动APP等多种方式比较
(3)请假休假管理:假期类型、审批权限与流程设计
(4)加班管理:加班认定标准、审批程序与补偿方式
(5)异常处理机制:漏打卡、考勤争议的处理流程
3、实操要点:设计考勤流程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如职代会讨论),并确保制度公示全员知晓
【案例分析1】某市国资委“双合同管理”经验(劳动合同+岗位合同)
【案例分析2】某国企考勤违规处罚案例(如连续旷工3天解除合同)
【分组讨论】结合企业实际,设计考勤异常处理流程(如外勤未打卡的补签程序)
二、数字化考勤工具与应用场景
1、国有企业数字化考勤系统选型要点
2、不同岗位的考勤方案设计:
(1)一线生产岗:刷卡+视频监控双重验证
(2)管理后勤岗:指纹或人脸识别
(3)外派流动岗:GPS定位+移动APP打卡
第二讲:薪酬福利制度设计
一、 理解薪酬的激励思想
1、解决之道:薪酬设计与激励的孪生关系
2、激励之道: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个人需求的满足
3、成功薪酬设计的三大显著特征:
(1)基于企业
(2)基于员工
(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
【小组讨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阶段的薪酬策略
4、 薪酬到底是什么?
(1)薪酬的蜜蜂与蚂蚁理论
(2)薪酬分配的价值导向
二、薪酬设计的政策与原则
1、国有企业薪酬总额管理(工效挂钩、分类核定)
2、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1)为岗位付薪
(2)为个人付薪
(3)为绩效付薪
【思考与讨论】国企的预算制薪酬的基本逻辑与管理实践
3、基于市场的薪酬定位策略
(1)领先策略
(2)跟随策略
(3)落后策略
(4)混合策略
【实操演练】薪酬分位值的调查与计算
三、薪酬结构设计
1、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参考事业单位薪级制)
2、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强挂钩(如浮动占比不低于30%)
3、专项补贴:技术津贴、艰苦岗位补贴、通讯补贴等
4、福利体系:五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节日福利、住房补贴
【关键】薪酬设计过程中的风险注意
5、奖金体系设计
(1)年终奖设计:与公司效益、部门绩效、个人绩效三重挂钩
(2)专项奖金设置:项目奖、创新奖、节约奖等
(3)奖金分配方案:部门内部分配的指导原则
6、差异化激励机制
(1)中长期激励:岗位分红、项目跟投
【案例】鞍钢集团股权激励
(2)突出贡献奖励:科技创新奖、重大项目完成奖
【案例】某国企薪酬套改案例
【实操演练】岗位价值评估与薪酬带宽设计
四、技能人才薪酬激励设计
1、技能人才薪酬体系设计:
(1)技能等级划分与认证标准
(2)能级津贴制度设计:
w 津贴标准与技能等级的对应关系
w 能级津贴的调整机制
(3)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2、创新创造激励机制:
(1)小革奖励标准
(3) 技术革新专项奖励
(3)技能竞赛奖励办法
五、薪酬制度实施与调整机制
1、薪酬调整机制
(1)年度普调与个别调整的结合
(2)晋升调薪与绩效调薪规则
(3)薪酬带宽与区间设计
2、薪酬制度的民主程序与报备要求
第三讲:绩效考核制度设计
一、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的参考与模型
1、政策导向与核心原则
(1)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要求(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2)国际企业考核核心原则:战略导向、分类考核、动态调整
【案例】国家电投“三级考核体系”
2、绩效考核理论模型
(1)平衡计分卡(BSC)
(2)关键绩效指标(KPI)
(3)OKR(目标与关键成果)
(4)360度评价
二、绩效考核制度设计核心要点
1、考核体系架构设计
【案例】某国企分层分类考核体系设计
2、考核制度及关键要点
(1)考核周期:月度跟踪、季度考核、年度总评
(2)指标设计:定量与定性结合、领先与滞后呼应
【关键】差异化指标体系设计:
(1)管理层考核指标:
w 经济效益指标(利润、收入、资产回报率)
w 管理效能指标(团队建设、流程优化)
w 重点任务指标(改革任务、重点项目)
(2)专业技术岗位考核指标:
w 工作任务指标(项目完成、技术成果)
w 能力发展指标(技能提升、知识贡献)
w 团队协作指标(协作评价、知识分享)
(3)基层岗位考核指标:
w 工作质量指标(差错率、客户满意度)
w 工作效率指标(工时利用率、任务完成率)
w 工作态度指标(出勤、协作、纪律)
【演练】绩效考核指标如何设计与提取
(3)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w 目标设定阶段:
目标分解的纵向一致性确保
目标协商的沟通技巧
目标责任书的签订与管理
w 过程跟踪阶段:
绩效进展的定期回顾
绩效数据的收集记录
绩效问题的及时反馈
w 绩效评估阶段:
多维度评价方法选择
绩效校准会议的组织
强制分布的实施要点
w 结果反馈阶段:
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
负面反馈的沟通技巧
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
(4)考核结果应用设计
w 与薪酬分配的挂钩方式
w 与晋升发展的关联设计
w 与培训开发的结合机制
w 与岗位调整的关联规则
【案例1】某市国资委全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考核结果与岗位升降绑定)
【案例2】某国企“红黄蓝”三色考核预警机制(未达标部门扣减绩效预算)
【演练】分组设计某部门KPI指标库(含定量指标与行为指标)
3、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特殊要求
(1)强制分布
(2)双挂钩机制
(3)中层干部任期制契约化
第四讲:人员定级与晋升制度设计
一、职级管理与定级标准设计
【导入】职级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1)双通道职业发展理论
(2)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3)胜任力模型理论
1、政策与职级体系
【关键】国有企业职级序列设计(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
【理解】管理序列、专业序列、技能序列的界定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