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使学员清晰理解职务犯罪的内涵、量刑标准及模糊地带,通过企业实际案例掌握在销售、采购等关键业务环节中如何有效防控职务犯罪的法律风险,提升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销售、采购、仓库管理、技术、设备项目、生产外加工等部门相关人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内容
第一讲 职务犯罪的定义、特点及形势分析
1. 概念阐述
2. 企业职务犯罪特点
o 主体特定性
o 行为隐蔽性
o 犯罪手段多样性
o 利益关联性
3. 职务犯罪的高发形势与统计分析数据
第二讲 十种职务犯罪解析
1. 贪污罪(内容样式,以下略)
o 法律定义2: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2: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等;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等。参考因素包括贪污数额、犯罪情节、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情况等。
o 典型案例:某国企采购部经理张某,利用负责采购物资的职务便利,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过程中,通过虚增采购价格、数量等方式,侵吞公款 50 余万元。
2. 职务侵占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3. 受贿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4.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5. 挪用公款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6. 挪用资金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7. 挪用特定款物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8. 私分国有资产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9. 滥用职权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10.玩忽职守罪
o 法律定义
o 量刑标准及参考因素
o 典型案例
第三讲 对模糊认识误区的辨析
1、收受财物的认识误区
o 打牌赢的钱不是受贿:如果打牌是一种幌子,实际是他人为谋取利益而故意输钱给国家工作人员,同样构成受贿。(课程样式,以下略)
o 钱是我老婆收的,我没参与不能算受贿
o 每次收受的财物价值都达不到立案标准,不构成犯罪
o 我收的钱都退了,不能算犯罪
o 礼尚往来或收了钱但没办事,不算受贿
o 我收的钱用于公务开支和公益事业了,不算受贿
o 我们是借贷关系,不是受贿
2、对单位、集体利益的认识误区
o 用 “小金库” 为大家分过节费顶多算违规
o 给职工发购物卡,我自己一分没贪
o 单位改制,我借机多占点股份,不算啥
o 都为公事吃了喝了,又没揣进我自己的腰包
o 在交往礼节中接受的礼物,未及时上交
3、挪用的认识误区
o 用一下就还,没人知道
o 每次挪用一点点,一直在还,应当没事
o 我是挪用了钱,但是没有用就还上了,不算挪用公款
o 把钱借给其他兄弟单位,自己没有用
o 挪用了单位的钱,未被发现,做假账平账算什么
第四讲 职务犯罪的内部防控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o 规范业务流程
o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2、强化监督与制衡机制
o 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o 岗位制衡设计
3.开展持续教育培训
o 法律知识培训
o 职业道德教育
4.营造廉洁企业文化
o 文化宣传活动
o 领导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