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国学文化

习总书记谈 —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5-04-21 admin

课程目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印度传来发扬光大的佛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认同是一种心理体认上的肯定性、情感上的趋同性,是达成共识的前提。文化认同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同身受,是一种心理归属、价值体认,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最牢固的感情纽带,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四个自信,对文化自信更是极度重视,情调领导干部要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程收益:

1、以正确历史观解读,对中华五千年文化史脉络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2、了解文化渊源及文化认同,给予人生启示及方法论。

3、加强践行文化自信,做有自信的中国人。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  全体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国文化之特点

1.何为文化

1.1 什么是文化?共有的行为习惯

1.2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环境的产物

1.3 文化决定我们的认知与行为 等红灯与买单

2 中国文化发展史及特点

2.1 四大文明古国的现状

2.2 向内的融合 五胡乱华 满族入主

2.3 向外的吸收 佛家东渡 外来词语

2.4 注重历史的记录 史官与经典传承

2.5 和而不同的开放 万物并育不相害

案例:中国历史的五次大迁徙,中华民族本为一体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认同

1.   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

1.1       易经的天人合一

1.2       儒家的万物一体

1.3       道家的道生万物

1.4       佛家的缘起性空

2 中国人的出世入世哲学

2.1 西方的宗教解救与人生幸福

2.2中国人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情

2.3 儒家无所为而为

2.4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2.5佛家无心而为

 

3 中国文化与人生指导

3.1 重视五伦关系 家和万事兴 孝悌本也

3.2 强调仁爱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3 追求义利合一 邦无道 富贵则耻也

3.4 重视道德修养 内圣外王 忠恕之道

3.5 提倡经权之变 道之常与变 中庸

案例:中国文化自信的原因何在?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传承

1 天地之性 人为贵的人道精神

1.1 远天近人 立三不朽

1.2 道大 天大 人亦大

1.3 以民为本 本固邦宁

1.4 孔颜之乐 富贵患难

 

2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2.1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

2.2       坚忍不拔 文王作易 忍辱修史

2.3  非不能乃不为 中道而废

案例: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与大陆的情缘

 

3 人格气节与节操

3.1富贵不能淫 大丈夫

3.2 可托六尺之孤 扶大厦之将顷

3.3 苟利国家生死以

 

4 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4.1 君子人格 恭宽信敏慧

4.2 慎独的功夫  格物

4.3 谦虚礼让 君子睦以和族

 

案例: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如何打造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