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重塑生产方式,世界经济全面迈入数字时代。新技术和新业态加速涌现,重构全球产业格局。各国政府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战略重点,如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专业化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突破转型困境。众多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生态搭建”(如亚马逊、微软),而中小企业面临“孤岛效应”风险,亟需通过转型融入全球产业链协同网络,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1)战略认知不足——“不想转”:部分企业管理者固守传统模式,对转型长期价值缺乏认知,错失市场机遇;方向模糊:中小企业常因缺乏明确路径陷入“规划难”,仅停留在信息化阶段,未触及业务重构。
2)资源与能力短板——资金压力:软硬件投入及后期维护成本高,中小企业担忧ROI(投资回报率);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稀缺,技术团队建设困难(如同时需要业务理解与AI开发能力)。
3)组织与文化障碍——传统文化阻力:科层制组织难以适应敏捷需求,员工对数字化工具接受度低。;数据治理薄弱:信息孤岛普遍存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突出。
而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系统性变革。
本课程从国际趋势、技术演进、企业痛点及解决方案多维度切入,结合标杆案例帮助企业构建从战略到落地的完整认知,破解“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困局,最终实现效率跃升与价值重构。
课程收益:
1、解码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认知:理解外部环境驱动(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升级、技术革新倒逼企业转型)+明确内部优化需求(降本增效、数据驱动决策、打破业务孤岛、构建长期竞争力);
2、设计战略框架与:掌握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逻辑,从企业愿景到业务目标的技术对齐;
3、规实施路径规划:掌握"现状评估→痛点聚焦→目标拆解→试点验证→规模化推广"的闭环路径。
4、学会数字工具选型与:解析大数据、AI、IoT等工具的本质价值与适用场景,建立"业务问题导向"的选型方法论,规避技术堆砌陷阱。
5、创新场景化业务:提炼制造业(智能排产/C2M)、零售业(全域营销)、服务业(数字孪生)等场景实践,通过数据闭环重构客户旅程、产品服务模式。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高层管理者
课程方式:理论讲解+案例解析+工具应用
赠送:AI工具包
课程大纲
导入: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第一讲: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 全球技术革命的推动
1)新兴技术发展重构全球格局
2)发达国家示范效应
2. 全球化竞争压力加剧
1)中国面临“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
2)全球产业链重构数字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政策支持
1.国家战略导向
1)顶层设计规划数字化长期目标
2)专项支持
2.地方政策落地
1)地区特色政策配套出台
2)山东“工赋山东”行动
3. 数字经济规模扩张
三、行业竞争
1. 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2. 新兴业态与模式冲击
3. 跨界竞争与生态合作
四、企业痛点
1. 内部管理效率低下
2. 客户需求升级
3. 成本与资源压力
4. 安全与合规挑战
第二讲: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过程
一、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1.信息化起步阶段
1)政策推动:“两化融合”
2)技术特点:单版软件,局域网
3)行业应用:生产管理软件,财务软件
2.互联网崛起阶段
1)政策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2)技术特点:b2b等互联网平台崛起、在线支付
3)行业应用:网银、电商、在线服务
3.数据驱动阶段
1)政策推动:“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国家战略
2)技术特点:云计算、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
3)行业应用:o2o模式、互联网金融、工业自动化、物联网
4. 智能化阶段
1)政策推动:“中国制造2025”“新基建”
2)技术特点:工业互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
3)行业应用:智能工厂、无人便利店、智慧医疗
5. 生态协同阶段
1)政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
2)技术特点:数字孪生、边缘计算、aiot(ai+物联网)
3)行业应用:产业协同平台、直播、远程办公、无人机、ai推理应用
当前趋势:
1)政策趋势:国家主导的“数字中国”战略推动企业全面上云、用数、赋智
2)技术融合:生成式ai发展(deepseek)、ai重构实体经济
3)行业应用:中国企业数字化海外布局(tiktok等)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 外部环境倒逼:不转型即淘汰
1)技术加速
2)用户需求升级
3)竞争格局颠覆
2. 内部价值重构:从成本中心到增长引擎
1)效率革命:从“人治”到“智治”
2)商业模式创新
3)数字资产变现
3. 长期生存能力:构建未来护城河
1)组织韧性提升
2)可持续发展能力
3)全球竞争资格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挑战
1. 组织分散
2. 数据割裂
3. 周期长,成本高
4. 大量工作线下处理
第三讲: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战略要素
1. 整体规划
2. 明确的目标
3. 实施策略
4. 实施路径
5. 思维方式转化
6. 阶段成果
二、关键技术
1. 云计算——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2. 大数据——挖掘+治理
3. 人工智能
4.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5. 物联网
1)射频识别技术
2)机器视觉
3)工业物联网
6. 数字孪生
三、文化建设
1. 思维转变
2. 协作机制
四、管理规范
1. 组织保障
2. 分类施策
3. 数据合规
五、生态构建
1. 内部生态融合
2. 外部生态协同
第四讲:企业六大领域数字应用工具(按企业管理应用工具)
一、企业研发数字化应用工具
1. 工业设计软件
2. 云桌面协同
3. 低代码开发工具
二、企业生产数字化应用工具
1. 工单系统
2. 生成排产系统
3. bi生产看板
三、采供协同数字化应用工具
1. srm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
2. erp系统(资源管理系统)
3. 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
四、产品销售数字化应用工具
1. crm系统(用户管理系统)
2. 销售跟踪管理系统
3. 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五、服务数字化应用工具
1. 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2. 企业内部服务管理系统
六、办公协作数字化应用工具
1. 即时通讯系统
2. 移动办公审批工具
3. 企业内部培训系统
4. 流程自动化管理工具
5. 协同打印管理系统
第五讲: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及案例(根据企业行业选择)
1.汽车配件零售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某轮胎公司数字化新零售应用
2.矿山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鄂尔多斯某矿5g矿卡应用
3.制造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某电缆公司数字化供应链应用
4.文旅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某博物馆数字化改造实践
5.地产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智慧楼宇资源管控
6.餐饮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餐饮订单及配送系统应用
7.钢铁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某钢厂数字孪生系统应用
8.消费电子制造行业应用场景
案例:某电子配件厂AI质检应用
AI时代企业数字化发展展望
1.技术融合深化:AI与物联网进一步渗透工业场景,实现设备智能管控、生产智能调度,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
2.生态协同创新:跨行业数据共享打破行业壁垒,标准化建设加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共创数字经济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