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标
1. 使工程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全面深入理解《新安法》的核心条款与重要修订内容。
2. 帮助学员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依据《新安法》履行安全职责,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
3. 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课程收益
1. 知识层面:学员能够精准解读《新安法》条文,熟知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2. 技能层面:学会运用《新安法》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实操能力。
3. 意识层面: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从 “要我安全” 转变为 “我要安全”,营造企业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三、培训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新安法》理论知识,确保学员掌握基础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剖析实际建筑安全事故案例,结合法律条款分析原因与责任,加深理解。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员分组讨论,针对企业实际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经验交流。
4. 互动答疑法:设置答疑环节,及时解答学员疑问,增强学习效果。
四、培训具体内容
(一)《新安法》概述与重要性
1.《新安法》修订背景与意义
(1) 介绍安全生产形势变化促使法律修订,如近年来建筑行业事故频发态势。数据显示,[具体年份] 建筑行业共发生 [X] 起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 强调法律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作用。从法律层面约束企业,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1) 结合建筑企业日常业务,明确法律适用场景。涵盖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各个环节。
(2) 阐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原则在建筑施工中的体现。如在施工前优先制定安全方案,施工中持续排查隐患,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障安全。
(二)《新安法》核心条款解读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 详细解读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项目经理等不同岗位安全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技术骨干要确保技术方案安全可行,项目经理负责现场安全管理执行。
(2) 案例:某建筑公司因项目经理未履行安全检查职责,导致高处坠落事故,项目经理被依法追究责任。事故中,项目经理未按规定对高处作业设备进行检查,致使工人在作业时设备故障坠落。
2.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1) 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法律要求。企业需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并分级,建立隐患排查清单。
(2) 案例:某工地通过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整改塔吊基础松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该工地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塔吊,运用技术手段监测基础状况,发现问题后立即停工整改。
3.从业人员权利与义务
(1) 分析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知情权、建议权等权利以及遵守安全规定等义务。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案例:工人因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受伤,企业因未保障工人培训权利被处罚。该企业未对新入职工人进行有效安全培训,工人不了解安全帽正确佩戴方法与重要性。
(三)建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1) 介绍事故经过,如某在建楼房因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坍塌。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材料不符合要求,搭建方式错误,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突然坍塌。
(2) 依据《新安法》分析企业在施工方案审批、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与应承担责任。企业未严格审核施工方案,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搭建行为。
2.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1) 讲述事故发生原因,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导致触电。电线私拉乱接、漏电保护器失效,工人在接触带电设备时发生触电。
(2) 剖析企业在电气设备管理、安全培训等方面未落实法律要求的问题。企业未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未对工人进行足够的用电安全培训。
3.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原因及应对策略补充
3.1物体打击事故:
(1) 事故类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工具等从高处掉落砸伤人员。
(2) 原因分析:高处作业时物料堆放不规范,未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交叉作业未协调好。
(3) 应对策略:规范物料堆放,设置防护棚,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加强安全教育。
3.2机械伤害事故:
(1) 事故类型: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对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2) 原因分析:设备故障未及时维修,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失。
(3) 应对策略:定期维护设备,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完善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四)企业合规应对策略与交流答疑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
指导企业如何依据《新安法》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奖惩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明确对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违规者严厉处罚;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2.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建议
提出加强安全培训、加大安全投入等实际可行的建议。开展多样化安全培训活动,如线上线下结合、实地演练等;确保安全经费专款专用,用于设备更新、防护设施购置等。
3.交流答疑
学员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讲师解答疑问。针对学员提出的如老旧设备安全改造、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