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1. 全面掌握2025年两会的核心精神、重要决策及政策导向。
2. 深入理解两会涉及的重点领域问题,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路径。
4. 把握2025年两会的新提法、新亮点,理解其内涵与意义。
5. 掌握未来工作的新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大纲:
一、两会概况与背景
1. 两会召开的背景与意义
Ø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的重要性。
Ø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两会召开的影响。
2. 两会的主要议程与成果
Ø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Ø 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和成果。
二、政府工作报告深度解读
1. .2024年工作回顾
Ø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GDP增长、就业、物价、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绩。
Ø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Ø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
Ø 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3.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Ø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Ø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Ø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Ø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Ø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Ø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Ø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Ø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Ø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Ø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Ø 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Ø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和水平。
三、重点关注两会新提法、新亮点
1. 经济领域
Ø 投资于人:从“物”的投资转向“人”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Ø 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政策的前瞻性布局,提前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问题。
Ø 整治内卷式竞争:打破区域和行业壁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增量竞争。
Ø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通过赤字政策和地方专项债支持存量房收储等工作,稳定房地产市场。
Ø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将扩大内需置于全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能。
Ø 新质生产力: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
2. 科技领域
Ø 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生命健康等领域。
Ø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延续“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
3. 民生领域
Ø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Ø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等政策。
4. 开放领域
Ø 新型离岸贸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作用。
Ø 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四、把握未来工作新要求
1. 经济工作
Ø 坚持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Ø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Ø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 科技创新
Ø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
Ø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3. 民生保障
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进民生福祉。
Ø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 生态文明
Ø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Ø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5. 风险防范
Ø 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Ø 稳妥化解金融、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
五、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改革实效、发展实绩
1. 如何结合实际工作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2. 如何抓住政策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如何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4. 鼓励发挥首创精神,积极探索实践